IMG_2667[1]    

今天馮寶吃晚餐一直大哭發脾氣,所有的東西全部扔到地上後繼續生氣,並且用頭去撞椅子…這幾天睡覺也常常哭醒,醒來又繼續在地上耍賴哭泣,我心中的疑問:這位先生,是有發生什麼事嗎?


因為他一直生氣,而且吃三口吐兩口在地上,然後大聲哭泣一副我給他吃到麻辣鍋一樣,我還因此離席,除了讓他自己平靜一下,也讓自己忍住怒氣,最後,還是把我惹毛,就在他用善良的眼神跟我討水杯,接著馬上扔到地上又扔到我右腳時,我竟然抬起腳來把水杯飛踢!!!沒錯,就如同黃金右腳一般飛踢到遠處角落,馮寶不坑一聲瞄了我一眼,再回頭瞄水杯一眼,然後低頭繼續吃手。這一飛踢原本被哭鬧情緒弄得很阿匝的我突然清醒,是有需要這麼幼稚飛踢嬰兒水杯嗎?


從當母親那刻開始,我時常無聊轉換角色設想:如果我是孩子,那感受會是什麼?也因此自認還算能夠體諒與瞭解孩子的立場,尤其是對於不會言語的孩子,但越來越覺得,太自以為是的瞭解反而阻擋了我對孩子面對面的觀察。其實飛踢水杯完後我發現他把自己的手咬到紅腫,他把飯吐出來後都是大哭、抓嘴巴然後咬手,不斷這樣循環。於是我開始檢查他的牙齦,發現一顆小臼齒冒出來,原來我根本就錯怪他,而且他哭的時候只是要抱抱就好,結果我不但嚴厲教導,還幼稚飛踢水杯,我想他的感覺應該是:你有沒有搞錯阿?!我是垃圾堆檢來的嗎?(設計口白)


當無法言語溝通時,用心真的能在關係中顯出來,其實就算能言語,也常常溝通不良、彼此誤解,當你覺得夠了,好了,往往也會容易變成停止溝通的延續。曾經在一堂課中,講員要求我們和陌生人四目相交兩分鐘,一開始覺得時間好久又很尷尬,原因是因為我們焦點總在自己身上,所以心裡會想:今天衣服穿的好看嗎?我的臉有沒有長痘子?沒化妝…等等,但當講員要我們交談過後再次認識彼此,雖然四目相交了三分鐘,卻比第一次感覺快且細心觀察對方。如果在生活中我們總是以自己為出發點,聚焦於自己,時間過的慢又尷尬,但焦點轉向於他人,且開始給予,時間過的快又開心。


而這件事情只是打了我個嘴巴:別自以為是。就算我有些人生的歷練,上過一些課,唸過一些書,犧牲了一點時間照顧孩子…那也不能表示什麼,只能說孩子教我需要更多彎腰才能發現不一樣的需要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thyyang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